华尔街最准分析师:美债暴跌结束了,因为特朗普无“无法容忍债务和赤字”

  华尔街见闻

  Hartnett认为,特朗普对“小政府”的追求意味着美债收益率将达到“双顶”,即5%的债券收益率不会进一步上升,建议投资者增加债券久期和利率敏感型资产的配置。

  美债历史性暴跌后,华尔街最准分析师预测,这波债券抛售潮可能即将结束,关键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无法容忍更大的债务和赤字”。

  自9月美联储宣布50个基点的降息以来,美债收益率上涨超过100个基点,成为表现最差的资产之一,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接近5%的水平。这印证了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长期以来的观点:“卖出第一次降息”。

  但Hartnett认为,特朗普对“小政府”的追求意味着美债收益率将达到“双顶”,即5%的债券收益率不会进一步上升。

  90年来首次,美债十年滚动回报陷入负值

  Hartnett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过去90年来,10年期美国国债的10年滚动回报从未出现过负值,直到最近美国国债的十年回报率首次出现了-0.5%的负值。

  相比之下,同期美股长期回报率为13.1%,大宗商品为4.5%,投资级债券为2.4%,国库券为1.8%。这意味着除了美国国债以外,其他主要资产类别仍保持正回报。

  深跌后,美债或迎来“特朗普拐点”

  Hartnett指出,特朗普政府“无法容忍更大的债务和赤字”,这可能成为债券抛售结束的关键因素。美国政府目前规模达7.3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过去5年,美国名义GDP增长了50%,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支出的扩张。然而,2025年这一增长动力可能难以持续。

  Hartnett指出,特朗普对“小政府”的追求意味着美债收益率将达到“双顶”,即5%的债券收益率不会进一步上升。Hartnett建议投资者增加债券久期和利率敏感型资产的配置,如XHB(房屋建筑)、UTIL(公用事业)、XLF(金融)和XBI(生物科技)。

  他还提出了债券投资组合的潜在回报:

如果收益率回落至4%,一个“低风险”债券组合(20% T-bills、20% 30年期美国国债、20% 投资级债券、20% 高收益债券、20% 新兴市场债券)可能产生11-12%的回报;

一个“高风险”债券组合(25% 30年期美国国债、25% 优先股、25% CCC级债券、25% 新兴市场高收益债券)可能产生14-15%的回报。

  美债收益率见顶利好利率敏感型股票

  对于股票市场,Hartnett提出了四个关键观察点:

a. 美国指数的下跌受到特朗普政策的保护,但上涨受到集中度、估值和持仓的限制。

b. 如果收益率达到峰值且特朗普2.0无法推动小盘股(IJR)突破2021年的高点,资产配置者可能会减少股票的超配。

c. 他建议在收益率“双顶”的情况下,购买利率敏感型股票(如XHB、XLU、XLF、REIT)。

d. 对于2025年,他看好国际股票(欧盟、中国、新兴市场),基于政策宽松、货币贬值和估值优势,以及俄罗斯/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和平局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69 USD
10 CNY1.37 USD
25 CNY3.43 USD
50 CNY6.86 USD
100 CNY13.72 USD
500 CNY68.58 USD
1000 CNY137.15 USD
5000 CNY685.77 USD
10000 CNY1371.53 USD
50000 CNY6857.65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7.29 CNY
5 USD36.46 CNY
10 USD72.91 CNY
25 USD182.28 CNY
50 USD364.56 CNY
100 USD729.11 CNY
500 USD3645.56 CNY
1000 USD7291.13 CNY
5000 USD36455.64 CNY
10000 USD72911.27 CNY
50000 USD364556.37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阿富汗尼阿富汗尼9.875 AFN
荷兰盾荷兰盾0.246 ANG
AOAAOA128.134 AOA
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146.818 ARS
澳元澳元0.214 AUD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newd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0579号-3 Mail: 545432457@qq.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