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变量影响美联储政策走向

  经济日报

  3月4日,消费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商店内购物。(新华社发)

  当地时间3月19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这是自1月底会议以来,美联储再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此次美联储“按兵不动”,与市场预期保持一致。不过,其政策声明和经济预测的微妙调整另有深意。在本次议息声明中,美联储删除了“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的表述,转而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一变化指向当前美国经济的复杂矛盾。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仍显韧性,2月份非农部门就业人数增加15.1万人,失业率稳定在4.1%的低位。

  另一方面,经济增速预期被大幅下调。美联储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显示,美联储官员对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7%,低于去年12月预测的2.1%。同时,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预测中值为2.7%,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2.5%。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预测中值为2.8%,也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2.5%。

  这种“低增长+高通胀”的组合,映射出美国经济正面临三重挑战。首先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加征关税政策推高输入性通胀,据测算,关税可能将核心通胀率推高0.3个百分点。其次是制造业回流政策加剧劳动力成本矛盾,名义工资增速超过通胀水平,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政策驱动的产业链重构反而推高生产成本。最后是财政刺激退坡后的增长乏力,消费者支出增速从2024年四季度的3.2%放缓至当前的1.9%,显示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对政策支持的依赖度上升。

  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一些预测者已略微上调衰退的可能性,但衰退风险“仍然处于相对温和的水平”。他还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贸易、移民、财政政策和政府监管4个不同领域进行重大政策改变,这将对经济和货币政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不过,这些政策变化及其对经济前景影响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

  鲍威尔承认此次议息会议上调高通胀预期,有部分原因源自关税,同时他也表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将是暂时的。这是2021年以后,时隔4年美联储再度提及“通胀暂时性”表述。正如鲍威尔所说,如果高通胀自行消退而无需采取行动,那么或许可以暂时忽略它(不将其纳入考量),这属于暂时性通胀,而非持续性通胀。但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将推迟通胀回归2%目标的时间表。

  这番偏“鸽派”的表态提振了市场情绪。美国三大股指当天高开高走,并在议息声明发布之后涨幅扩大,截至收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41%,道指上涨0.92%,标普500指数上涨1.08%。国际金价在站上3000美元/盎司后续刷新高,在议息声明发布之后,纽约黄金小幅拉升,一度涨至3061.6美元/盎司,现货黄金伦敦金涨至3047.2美元/盎司。国际油价也小幅上涨,布伦特原油收于每桶71美元附近。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决策并不满意。他19日在社交媒体上敦促美联储降息,承认关税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需要美联储“做正确的事”。

  此外,美联储在本次声明中宣布放缓缩表,令市场颇感意外。自4月1日起,美国国债月度赎回上限将从250亿美元降至50亿美元,缩表速度放缓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这一决策看似技术性调整,实则暗含三重考量。其一,缓解美债市场流动性压力。当前,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部季度再融资规模持续攀升。美联储通过减少国债抛售,可降低长端利率上行压力,为财政扩张创造空间。其二,预留政策工具箱弹性。放缓缩表相当于“隐性宽松”,既能避免直接降息引发的市场过度反应,又可通过压低期限溢价为未来政策转向铺垫。其三,应对地缘政治冲击。面对4月2日即将到来的关税政策审查,此举可提前对冲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理事沃勒成为放缓缩表的唯一反对者,其主张维持原有缩表节奏,反映出决策层对通胀风险的分歧。正如沃勒此前强调,“当前缺乏支持降息的通胀数据”,且需更多时间评估关税政策的传导效应。这种矛盾恰恰凸显出美联储的困境:在通胀黏性与经济放缓的双向风险中,任何政策调整都需要在“钢丝”上寻求平衡。

  对于本次议息会议,市场最关切的问题仍然是降息前景。继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以来,美国经济出现更多疲软迹象,且标普500指数更是出现了10%的调整,市场希望美联储能够考虑更及时、果断地降息。但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在未来数月可能都会“按兵不动”,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新一届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美联储本月最新发布的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多数辖区预计加征进口关税将迫使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最新预测,美联储到今年底累计降息两次的概率仅为33.8%。

  短期看,本次议息会议虽能够提振市场情绪,但美股回调风险仍然偏高。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分化,软数据如消费者信心等出现明显放缓,但非农、工业、家庭收支等硬数据仍存在韧性。随着关税、限制移民以及政府裁员等政策的影响,后续美国硬数据可能会逐渐放缓,美股可能继续下跌。

  展望未来,美联储政策走向将取决于三大变量:一是通胀黏性持续时间,若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持续高于2.5%,可能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二是劳动力市场韧性阈值,失业率突破4.5%或成为政策转向关键指标;三是地缘政治冲击强度,4月关税审查可能引发市场超调风险。美联储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只有强化宏观政策协同,通过国际协调机制对冲外部冲击,才能在变局中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70 USD
10 CNY1.39 USD
25 CNY3.48 USD
50 CNY6.96 USD
100 CNY13.92 USD
500 CNY69.62 USD
1000 CNY139.23 USD
5000 CNY696.16 USD
10000 CNY1392.32 USD
50000 CNY6961.60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7.18 CNY
5 USD35.91 CNY
10 USD71.82 CNY
25 USD179.56 CNY
50 USD359.11 CNY
100 USD718.23 CNY
500 USD3591.13 CNY
1000 USD7182.26 CNY
5000 USD35911.28 CNY
10000 USD71822.57 CNY
50000 USD359112.85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阿富汗尼阿富汗尼9.707 AFN
荷兰盾荷兰盾0.249 ANG
AOAAOA129.892 AOA
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158.306 ARS
澳元澳元0.216 AUD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newd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0579号-3 Mail: 545432457@qq.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