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推人民币债市国际化?专家研讨最新观点来了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3月25日,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48期会议上。围绕“如何助推人民币债市国际化”,业内专家共同展开研讨。中国银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宗良在主题报告中谈到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路径,强调需对标国际经验,把握发展机遇,并通过制度优化与创新驱动实现突破。

  “债券市场国际化建设必须对标国外成熟市场经验。国外成熟债券市场具有规模庞大、流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制度设计完善、投融资便利等特征,应注意学习借鉴。”宗良认为,近年来中国债市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一级市场发行规模与二级市场互联互通均显著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增强,绿色主权债等创新产品助力境外投资拓展,吸引全球机构加大持仓。

  他谈到,国内经济稳健和金融高水平开放等为债市国际化带来机遇。应优化顶层设计,放宽外资准入,推动在岸离岸市场联动,完善交易机制,强化国债引领作用,提升市场国际影响力

  会上,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范小云分析了债券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她指出,中国债券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成效显著: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熊猫债”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吸引力增强。当前面临市场结构失衡、信用评级失真、双重管制及国际货币竞争等挑战。应以构建全球资本自主配置生态为核心,通过统一信披标准、强化评级独立性、协同开放债汇市场、深化利率汇率改革等举措,提升债市国际化水平。

  谈到我国债市开放的特点与趋势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债研究所所长类承曜表示,我国债市开放呈现波动性特征:境外机构持债规模自开放以来呈波动增长,2024年回升至4.2万亿元,品种由国债、政金债扩展至同业存单,但受监管及国际环境影响。需平衡“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离岸与在岸市场,明确“熊猫债”“点心债”定位。依托金融基建优化交易机制,改进税收等制度吸引外资,通过特色路径建设深度、广度与韧性并重的高质债市。

  据了解,“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48期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中债研究所共同承办。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谭雅文)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69 USD
10 CNY1.38 USD
25 CNY3.46 USD
50 CNY6.91 USD
100 CNY13.82 USD
500 CNY69.12 USD
1000 CNY138.25 USD
5000 CNY691.25 USD
10000 CNY1382.49 USD
50000 CNY6912.45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7.23 CNY
5 USD36.17 CNY
10 USD72.33 CNY
25 USD180.83 CNY
50 USD361.67 CNY
100 USD723.33 CNY
500 USD3616.66 CNY
1000 USD7233.33 CNY
5000 USD36166.63 CNY
10000 USD72333.25 CNY
50000 USD361666.27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阿富汗尼阿富汗尼9.787 AFN
荷兰盾荷兰盾0.247 ANG
AOAAOA127.278 AOA
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162.025 ARS
澳元澳元0.214 AUD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newd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0579号-3 Mail: 545432457@qq.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